
級別:AAAAA(5A景區)
地址:延安黃陵縣城北的橋山頂
電話:0911-5212742;0911-5216510
開放時間:旺季(3月1日-11月30日):7:30-18:30,淡季(12月1日-次年2月28日):8:00-17:00
門票信息:旺季(3月1日-11月30日)91元,淡季(12月1日-次年2月28日)51元。
關于黃帝陵
黃帝陵,位于黃陵縣城約1公里的橋山上,是中華民族的始祖——軒轅黃帝的陵園,為中華兒女祭祖的圣地,號稱“天下第一陵”。全國多處都有黃帝陵,但只有黃陵縣的黃帝陵,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黃帝陵四周古柏成林,歷代政府對保護黃帝陵的古柏樹都很重視,宋、元、明、清都有保護黃帝陵的指示或通令。
黃帝陵景區,由軒轅廟和黃帝陵園兩部分組成。軒轅廟也稱黃帝廟,坐北朝南,最早建于漢代,主要建筑有廟門、誠心亭、碑亭和人文初祖殿。院內有古柏16顆,最珍貴者當屬“黃帝手植柏”與“漢武掛甲柏”。黃帝手植柏,高約20米,蒼勁挺拔,葉子四季不衰,層層密密,像個巨大的綠傘。相傳這棵柏樹是軒轅黃帝親手所植,距今5000多年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。漢武掛甲柏,據說是西漢元封元年(公元前109年),漢武帝北征朔方返回長安的路上,祭黃帝陵時在此樹干上釘釘掛盔甲所致,故稱“掛甲柏”,這兩棵柏樹也是景區內游客留影紀念的主要地方。軒轅廟的東側碑廊內,珍藏歷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,現又新增香港、澳門“回歸紀念碑”。軒轅廟的大殿上懸“人文初祖”金字匾額,殿內正中置牌位,上書“軒轅黃帝之位”6字,神龕內為墨玉刻制的黃帝浮雕像。
黃帝陵墓之前的“黃帝陵”三個大字,是蔣介石所提。自唐代宗大歷五年(公元770年)建廟祀典以來,這里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。新中國建立后,每年清明節、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,特別是清明節國家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(清明節公祭不對普通游客開放)。
導覽
據說黃帝活了118歲。有一次,在他東巡期間,突然晴天一聲霹靂,一條黃龍自天而降。它對黃帝說:“你的使命已經完成,請你和我一起歸天吧?!秉S帝自知天命難違,便上了龍背。當黃龍飛越陜西橋山時,黃帝請求下駕安撫臣民。黎民百姓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,個個痛哭流涕。在黃龍的再三催促下,黃帝又跨上了龍背,人們拽住黃帝的衣襟一再挽留。黃龍帶走了黃帝之后,只剩下了黃帝的衣冠。人們把黃帝的衣冠葬于橋山,起冢為陵。這就是傳說中的黃帝陵的由來。但是也有人說,黃帝死后就安葬在橋山。
特別提示
清明國家公祭儀式進行期間,普通游客是不能進入景區參觀的。到中午儀式結束后,可正常游覽。
黃帝陵導覽圖